近日,一則“女子不讓6歲男童上女廁所遭痛罵”的消息登上熱搜。事實上,這個話題并不陌生,每次類似話題出現在網上,總能引起熱議。在這背后,暴露的是我國公共衛生間中第三衛生間建設的缺失,同時也反映了部分家長對孩子的性別教育還有待加強。
調查1:兒子跟媽媽進衛生間很普遍
上周末,記者來到了朝陽區一家大型商場內。商場三層,玩具城、室內游樂場等娛樂空間吸引了不少家庭。16時左右,一位母親一手拉著女兒,一手牽著走起路來還有些跌跌撞撞的兒子進入廁所,將女兒安置在一旁后,媽媽開著隔間門,幫助兒子上完了廁所。不一會兒,一位媽媽帶著看上去四五歲的男孩兒沖進了廁所,孩子一手被媽媽拉著,一手試圖往下拽著褲子,嘴里嚷嚷著“媽媽我快憋不住了”,引得廁所內其他人紛紛轉頭注視。幾分鐘后,一位帶著兩個男孩兒的中年女性出現在廁所門口,在聽到孩子們都“不想上廁所”的回答時,女性顯得有些猶豫,最終還是不放心讓孩子自己在門口等候,便把兩個孩子都帶進了廁所。記者粗略統計,短短15分鐘內,就有10位女性帶著男孩兒進入了女廁。
“經常能在商場的廁所里看到半大不小的孩子,有幾次我還以為自己走錯了。”商場內,記者隨機采訪了多位逛街的顧客。顧客趙女士分享了她遇到的尷尬經歷:有次進了廁所,她發現一個一米多高的男孩兒獨自站在廁所隔間門口。見她被嚇到,男孩兒指了指面前的隔間,解釋自己的奶奶正在里面上廁所。顧客林女士也有類似不愉快的經歷:一次在她如廁時,隔間下方突然出現了一雙眼睛,還一邊大聲喊著“媽媽你在哪兒”。“男孩兒應該是記錯了媽媽所在的隔間,著急找媽媽,所以才一間間查看。”林女士說,雖然能理解當媽媽的為難,但她的心里還是覺得有些不適。也有爸爸分享了帶女兒進廁所的無奈感受,“大人廁所的自動感應沖水系統嚇得孩子哇哇大哭。”
記者注意到,孩子的年齡往往被視為進入異性廁所是否可被接受的關鍵。大部分受訪女性表示,在廁所內見到五六歲以上的男孩兒心里就會有不舒服的感覺,在她們看來,這已經是可以獨立上廁所的年紀。事實上,關于孩子幾歲可以獨立上廁所,并沒有明確的規定,實際情況也的確因孩子的自理能力、家庭環境而異。一般來說,孩子進入幼兒園后,老師們就會引導孩子們自己獨立如廁。然而,現實情況卻沒有這么簡單。“我兒子5歲了,在家和幼兒園都能自己上廁所,但是在商場試了好幾次都說害怕,所以還是得讓我陪著進女廁。”一位媽媽說,陌生的環境、蹲坑等給孩子獨立上廁所形成了障礙。
調查2:第三衛生間質量參差不齊
很多受訪者表示,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在于第三衛生間的建設。不少家長也呼吁,商場等公共場所內要增設更多的“第三空間”。
所謂第三衛生間,又被稱為家庭衛生間,指的是在廁所中專門設置的、為行為障礙者或協助行動不能自理的親人(尤其是異性)使用的衛生間。早在2016年,國家住建部修訂的《城市公共廁所設計標準》就對常見的公共場所提出設置“第三衛生間”的要求。同年,國家旅游局辦公室關于加快推進第三衛生間(家庭衛生間)建設的通知明確,第三衛生間應符合相關規定。比如,內部設施應包括成人坐便位、兒童坐便位、兒童小便位、成人洗手盆、兒童洗手盆、有嬰兒臺功能的多功能臺、兒童安全座椅、安全抓桿、掛衣鉤和呼叫器;多功能臺和兒童安全座椅宜可折疊,兒童安全座椅離地高度宜為300毫米。
那么,本市商場第三衛生間設置情況如何?近日,記者走訪了近20家客流量較大的商場,發現過半商場并未設置第三衛生間,不同商場的第三衛生間質量也是參差不齊。
一方面,很多商場的第三衛生間設置簡單。朝陽區某商場的親子專用衛生間內,除了一大一小兩個馬桶、多功能臺之外空無一物。兩個馬桶的沖水按鈕均已出現破損,馬桶上銹跡斑斑;馬桶搋子隨意地放在馬桶旁邊的地面上。不少家長帶著孩子進入衛生間后迅速皺著眉頭走了出來。有多家商場未在廁所內進行第三衛生間的標注,僅在女廁所靠近門口處的隔間內簡單設置了一大一小兩個馬桶。
另一方面,有的第三衛生間形同虛設。東城區某商場內的母嬰衛生間大門緊閉,上面貼著一張字條,“如需使用,請撥打保潔值班電話XXX。”有路過的家長吐槽,“孩子一般是憋到一定程度才會表達想要上廁所的意愿,等打完電話保潔過來,孩子早就尿褲子了。”該區另一商場充當第三衛生間的“家庭室”,如廁者要在特定位置揚手后,自動門才會開啟;而進入衛生間后,還需再根據提示在特定位置揚手后才能鎖門。不少淘氣的孩子將揚手開關門的活動當成了好玩兒的游戲,而真正有如廁需求的媽媽卻因為嫌麻煩直接帶孩子進入了女廁所。
第三衛生間的普及度也有待提高。在東城區某一商場內,第三衛生間明明設置在廁所入門后的中央顯著位置,而一位1米多的小男孩兒和奶奶進入廁所后,還是右拐進入了女廁所。商場保潔說,為了不影響廁所的美觀,第三衛生間平時處于緊閉狀態,但是使用起來并不麻煩,只需按下門旁的一個按鈕即可。但是據她觀察,第三衛生間的使用率并不高。
建議:
性別教育應從娃娃抓起
軟硬件都要跟上
在北京建筑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教師李佳婧看來,商場第三衛生間設置率不高,其根本原因在于管理者和設計者沒有充分意識到第三衛生間的重要性。“第三衛生間應該是我們在公共生活中的一個必需品,而不是一個奢侈品。”
在第三衛生間設施無法快速到位的情況下,家長要注意加強孩子的性別教育,增強孩子的邊界意識。資深心理咨詢師許玉玲說,從出生時,孩子就開始了對自己身體的探索,慢慢萌發出自我意識。隨著年齡的增長,3歲左右,孩子開始出現性別意識,發現性別差異,對身體的好奇心也會越來越強。3到6歲是孩子性別觀念形成的關鍵時期,如果家長頻繁帶著孩子進入異性廁所等公共空間,會讓孩子產生錯誤的性別意識,甚至影響孩子以后的性別觀念。
她認為,家長有意識地對孩子進行性別教育非常重要,可以促進孩子的性別認同,避免性別發展出現問題。在這方面,家長的態度比方法更重要,比如自然而不是羞赧地談論隱私部位,以尊重的口氣告訴孩子與異性家長的不同等。“共讀繪本是一個不錯的手段。”許玉玲說,很多繪本在幫助孩子認識不同性別身體結構的基礎上,還會引導孩子關注生命的成長,學習尊重生命、敬畏生命。此外,在日常生活場景中,家長也要做好引導,比如幫助孩子區分男女廁所,孩子換衣服時跟異性家長分開等。
此外,5到6歲也是孩子社會化發展的一個關鍵期。在她看來,孩子不僅是一個家庭的孩子,更是一個社會的孩子。在公共廁所這樣一個社會化的場景下,孩子能不能從其他人的角度考慮問題,能不能去感受其他人的感受,也需要家長的關注和引導。
不少育兒專家也表示,家長實在不得已帶孩子進入異性廁所時,要選擇單獨的隔間,把門關好,最大限度減少對別人的干擾。在打擾到別人時,也要真誠道歉,不要拿“孩子還小”當借口搪塞。同時,要做到尊重孩子自己的感受,當孩子表達出不愿意進入異性廁所的意愿時,可以通過電話手表等智能設備與孩子保持通話狀態,引導孩子在遇到突發狀況時學會大聲求助,幫助孩子安全地獨立上廁所。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記者 牛偉坤
流程編輯:u028
如遇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相關文章刊發之日起30日內與本網聯系。版權侵權聯系電話:010-85202353
全部評論
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