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血壓永不復發,降血糖一貼就好,止腹瀉一秒見效……網購平臺上,有不少商家都在售賣“膏藥貼”,種類之多幾乎能“包治百病”,宣傳語還十分離譜。記者調查發現,其中許多產品根本不屬于藥品,不能在宣傳中涉及預防和治療疾病的內容。
貼上不管用 撕下掉層皮
“還行,就是肚子有時候不太舒服。”吳辰怎么也沒想到,一個多月前陪老婆回娘家,跟岳父聊天時一句不經意的嘟囔,會引出來一段哭笑不得的經歷。那之后又過了一個星期,吳辰在家突然收到一個包裹,拆開一看,居然是一款“腸胃膏藥貼”。四處一問,才知道是岳父給自己買的。
對于岳父購買的東西,尤其還跟治病有關,吳辰心里總有些忐忑,因為老人總喜歡網購一些不靠譜的“治病神器”。但之后的一天晚上,吳辰又出現了腹瀉的問題,他忽然覺得,既然買了腸胃貼,試試也無妨。打開盒子包裝,里面裝的是一個個方形的膏藥貼片。
根據說明書,吳辰把膏藥貼在了肚臍上,但當晚他還是感覺腸胃多次不適,最后還是靠吃黃連素解決。此前,吳辰也貼過幾次膏藥,不一會就有明顯的發熱感,但這次貼上一點感覺都沒有。
“這玩意真有用嗎?”好不容易到了第二天早上,吳辰又遇到了一個大麻煩:“膏藥揭不下來”。稍微一用力,肚皮就感覺被撕開一樣??筛嗨幰呀涃N了一晚上,再貼下去怕是有什么問題,吳辰還是一咬牙使勁一揭,疼得像掉了層皮。當晚,吳辰思前想后,決定再貼一次試試,結果第二天一早又感受到了撕膏藥的痛苦。這回,吳辰說什么也不再貼了。
之后再跟岳父聊天時,吳辰只好委婉地說膏藥效果不明顯,可這時他又得知了一個讓人哭笑不得的事實——岳父發來他購買產品的鏈接,上面的產品圖片,分明和自己收到的貨是兩個東西。追問客服才知道,原來商家把貨發錯了。
吳辰事后在網上搜了搜自己收到的這款膏藥,發現售賣鏈接特別少,銷量也十分慘淡,讓他頓時有一種被商家故意坑騙的感覺。更無語的是,僅有的幾個銷售鏈接,頁面的廣告語也十分夸張,有的號稱“一貼就好”有的甚至寫著“一秒止瀉”,從吳辰的使用感受來看,這分明就是胡說八道。
廣告太夸張 說明常糊弄
記者搜索發現,這種帶有離譜廣告語的膏藥貼產品,在網購平臺上并不少見。以腸胃膏藥貼來說,就有“所有腸病一貼不見”“已貼好上萬人的胃”等多種說法。
除了腸胃貼,網上售賣的膏藥貼劑還有很多其他種類,幾乎可謂是“包治百病”。除了相對常見的跌打損傷貼、頸肩酸痛貼,記者還看到了降血壓貼、降糖貼、減肥貼、護眼貼、鼻炎貼、口臭貼等等,“只有想不到,沒有找不到”。
腸胃貼的搜索結果中,夸張宣傳的產品還算夾雜在正常宣傳的產品當中,隔幾條才出現一次。而其他種類的膏藥,宣傳語的夸張程度比起腸胃貼是有過之無不及。比如降血壓貼,整整一頁的搜索結果中,各家產品似乎在互相比拼誰更能吹牛,一個說“一盒就夠,永不復發”,另一個說“拿命做擔保”,還有的說“復發賠償1千億”。不但宣傳語離譜,廣告上的字也簡直可以說是錯別字的集合,比如“血壓”變成了“皿壓”,“復發”變成了“覆發”,“根治”變成了“垠冶”。記者了解到,有些網購平臺會通過后臺系統自動識別宣傳語中含有“病癥”“療效”的部分,以此來監督醫藥類的產品的售賣。但顯然,有些商家能通過改換字形的方式“暗度陳倉”。
至于吳辰用的那款膏藥貼,記者在一家售賣該產品的網店中,甚至還看到了“張冠李戴”式的糊弄手段。在該網店的一則宣傳圖中,上方首先寫了“正規廠家手續齊全”幾個大字,下方則給出了醫療器械證,醫療器械備案信息表,產品檢測證書等幾個證書的縮略圖。圖片的字體又小又不清楚,但至少能分辨出來,證書上寫的產品名稱根本就不是售賣的這款產品。記者隨后找到了網店客服,稱自己看不清字,詢問對方能否把證書的放大版發過來看一看,對方這時又發來了一個縮略圖照片,稱“只有這個”。
證書各發各 編號被濫用
在搜索網售膏藥貼劑時,記者還發現了另一個問題。正規藥店售賣的膏藥,包裝或說明書上往往寫有“批準文號”四個字,后面則跟隨的是一串“國藥準字”編號。另外一些并非藥店的網店,售賣的膏藥產品都看不到“批準文號”這四個字,取而代之的是“生產許可證”、“生產達標證”、“備案憑證編號”等不一樣的說法。后面的編號形式也各不相同,有的寫著“贛洪械備”,有的是“豫健用生”,有的是“鄭健用認”。還有的產品,甚至連這樣的編號都找不到。
“國藥準字號的膏藥產品屬于藥品,藥品的審批程序屬于非常嚴格的級別,需要進行臨床試驗,因為它有治療疾病的功效。”北京雍文律師事務所醫療器械部主任劉偉律師介紹,“XX械備”是醫療器械的備案編號,和藥品一樣,通過這些編號可以在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的數據查詢系統里查到對應產品信息。醫療器械有些也需要進行臨床試驗,但它本身只是輔助治療的作用,沒有治病的效果。“至于其他形式的編號,則屬于保健用品,這類產品沒有經過藥監局的審批或備案,自然也在系統里查不到。”
這些保健用品的編號,到底是誰批的呢?記者看到,這些產品很多都是生產自河南的廠家,通過多方查證發現,光是河南就有多家不同的“行業商會”,頒發帶有不同系列的編號的證書。比如“河南省保健用品行業商會”頒發的是《保健用品生產條件評估論證備案證》,證書編號系列為“豫健團標證字”;“河南省營養保健協會”頒發的是《保健用品生產達標證》,證書系列編號為“豫健用生”;另一個“鄭健用認”編號則屬于鄭州市膏藥協會,記者并未查到相關證書,僅能在該協會官網的文號查詢功能中查到系列編號所對應的產品。
這幾家協會,每一家都有一套信息查詢系統,在這一家承認的編號,到另一家就顯示“無結果”。而即使是同一家協會的編號,甚至還會出現“濫用”的現象,記者在某公司生產的“穩糖貼”和“平壓保健貼”產品上,均看到了“鄭健用認【2019】052號”字樣,但根據鄭州市膏藥協會的官網,每一個號碼應該僅能對應一款產品,而052號對應的是該公司生產的另一款“頸肩腰腿痛保健貼”。
說法
出臺法律法規 統一監管制度
這些保健產品的實物包裝上,描述都相對“克制”,絲毫沒有提及任何治療功效,僅寫著“適用于某某人群”“具有保健作用”等等,在注意事項一欄還會特意標注:“本產品為保健用品,不能代替藥品或醫療器械”。但在售賣這些產品的網店,情況則是另一回事。之前所說的各種夸大宣傳語和神奇功效層出不窮。
“這種夸大宣傳泛濫的現象,其根本原因在于相關法律法規的缺失。”劉偉介紹,目前僅有貴州、吉林、陜西三個省制定并施行了《保健用品管理條例》,除了這三個省份,其他地方還沒有保健用品管理條例出臺。由此造成的問題,就是不同的民間社會組織‘各占山頭’,各自頒發證書,制定標準,造成市場的混亂。”劉偉建議,為了遏制這種現象,國家應該盡快出臺相關法律法規,統一監管制度。有關部門也應該擔負起監管職責,并對違法違規行為給予處罰。
北京市鼓樓中醫醫院中醫骨傷專業主任醫師楊康介紹,如果患者從不明渠道購買并使用了劣質膏藥貼,可能會出現療效不好,延誤病情,或者皮膚過敏等副作用問題。“建議患者從正規渠道購買國家批準生產的膏藥,而且膏藥在使用過程中,絕不是貼上就完事了,在飲食和生活習慣上也應該格外注意。”
(原標題:調查|網購膏藥“包治百病”有多不靠譜?撕下來掉層皮)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記者 莫凡
流程編輯:u099
版權說明: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書面授權許可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網站上的文字、圖片、圖表、漫畫、視頻等內容。
未經許可即使用,或以此盈利的,均系侵害本網站著作權及相關權益的行為,本網站將追究法律責任。
如遇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相關文章刊發之日起30日內與本網聯系。
聯系方式:takefoto@vip.sina.com
全部評論
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