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圖書館的建館歷史可追溯到1913年,在新中國成立后,這座圖書館曾在古代最高學府國子監辦館,并成為首都經濟建設的“智庫”。伴隨著首圖新館、首圖大興機場分館和北京城市圖書館的陸續建成開放,如今,“一館三址”的首圖正在為讀者帶來全新的文化體驗。

50年代在國子監辦館

首都圖書館的前身是京師圖書分館、京師通俗圖書館、中央公園圖書閱覽所,分別創建于1913年6月、1913年10月、1917年8月。三個圖書館幾經更名、遷址、合并,直到新中國成立,更名為北京市圖書館。(2003年11月25日《北京日報》11版,《首圖迎來九十華誕》)


1957年,首都圖書館在國子監開館。圖為讀者在閱覽室里看書。 李晞攝

那時候,北京市圖書館總館位于西華門大街35號,除了提供閱覽服務,還會經常舉辦文化活動。像1953年,該館曾舉行座談會,邀請作家楊朔與200名市民座談,凡是讀過或準備閱讀其作品《三千里江山》的工人、戰士、干部、學生等都可以報名參加。(1953年6月12日《北京日報》2版,《北京市圖書館舉辦介紹作家與讀者見面的座談會》)1954年,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逝世2231周年,北京市圖書館舉行了報告會,邀請文化名人對“人民詩人屈原及其作品”進行解讀,并請北京人民藝術劇院的演員現場朗誦屈原作品。(1954年6月3日《北京日報》2版,《北京市圖書館舉行報告會》)


1957年3月19日,《北京日報》2版

由于館舍擁擠,藏書分散,北京市圖書館漸漸難以滿足讀者需求。1956年,市文化局決定擴大北京市圖書館的規模,將館址遷到東四區國子監,定名為“首都圖書館”。次年3月,首圖正式開館。據本報1957年3月19日2版《首都圖書館遷國子監》報道,當時首圖設有10個閱覽室和1個展覽室,可以同時接待600多名讀者,館內還設有休息室、小賣部。由于國子監街的東、西口外都有公共汽車可達,人們前往首圖比較方便。


1960年1月17日,《北京日報》2版

此后,首圖的文化服務功能不斷增加。1958年,首圖推出郵寄借書(郵費由讀者負責)。讀者辦理郵寄借書手續后,圖書館便可經常寄贈新書目錄,讀者根據目錄選擇自己所借閱的圖書,利用通信辦法,提出所借圖書的書名,圖書即可寄到讀者手中。(1958年3月12日《北京日報》3版,《首都圖書館開展郵寄借書》)1960年,首圖組織部分文藝愛好者成立“讀者文學評論組”,通過聽講、讀書、觀?。娪埃?、同專業或業余作者見面座談等多種活動方式,提高他們的文學理論和創作水平。(1960年1月17日《北京日報》2版,《首都圖書館組織讀者文學評論組》)


1963年,女二中的學生在首都圖書館書庫里幫助修補、整理因長期借閱而破損的圖書。 高宏攝

首圖的藏書量也與日俱增。1949年,首圖藏書只有12萬冊,到1961年,首圖藏書已達到100多萬冊。閱覽室里,總有很多讀者在專心閱讀各種書籍和研究資料;借閱處,則不時有人去辦理長期借書證。(1961年9月11日《北京日報》2版,《藝術團體的好朋友》)

在那個年代,首圖成為市民喜愛的文化寶庫。

首都經濟建設的“智庫”

改革開放后,城市建設日新月異,首圖不斷擴大服務范圍,率先在全國各省、市圖書館中開展為經濟建設服務的科技、社科信息咨詢工作。

據本報1984年12月7日1版《主動提供信息?為經濟建設服務》記載,當時,首圖把3000多名常去借書的科技人員組織起來,讓他們利用業余時間為技術力量薄弱的中小企業服務。北京象牙雕刻廠因象牙雕刻產品積壓一度停產,首圖得知后,組織科技人員為這個工廠提供了一種合金工藝,用這種合金制作的景頗族、黎族等少數民族服飾,比銀服飾的價錢低三分之一,很受歡迎。同時,首圖還為這家工廠提供了一種超塑金屬工藝,用來制作有故宮等圖案的紀念幣,試賣時一搶而空。因為得到幫助,這家工廠“轉危為安”。僅1984年5月到10月,首圖就組織科技人員為4個工廠提供了除塵黑板擦、爬樓小車、多功能刀具等6項科研成果。


1984年12月7日,《北京日報》1版

1986年下半年,首圖藏書量達到230余萬冊。利用這些圖書資源,首圖為首都建設提供了大力支持,比如,根據科研單位和企業技術部門的研究攻關項目,定期提供最新技術動態和資料;幫助有關部門提供決策的參考文獻;針對農村缺書、少人才、信息不靈的情況,利用辦報、送技術資料下鄉等辦法,為農村實施“星火計劃”服務等。(1986年10月27日《北京日報》1版,《首都圖書館為社會提供多種咨詢服務》)


1992年春節前夕,首都圖書館為部隊戰士送去圖書。堵錫忠攝

首圖還先后編寫了《北京金融志料》《北京園林綠化志料》《北京衛生志料》等專業志143冊、1441萬字,還為用戶編制專題文獻匯編30余種、1800萬字。上世紀90年代,宣武區提出重建天橋、振興宣武的發展戰略,首圖為宣武區提供了《天橋地區歷史資料匯編》,對該區順利制定發展戰略、推動地區經濟文化建設的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1993年9月3日《北京日報》6版,《首圖地方文獻部成為“北京大典”》)


1996年8月23日,《北京日報》5版

此外,首圖還完成了《世界范圍內國民生產總值從300到4000美元人均收入的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發展比較研究》《國外腦力勞動者與體力勞動者工資收入特點分析》《古今中外文官制度情況調查》等課題,并為高速公路及機場噪音的防治、人造黃油的引進和研制、提高進出口公司黃金首飾的光澤度技術等課題提供了大量極具價值的文獻資料信息,成為首都經濟建設強有力的后盾。(1996年8月23日《北京日報》5版,《公共圖書館成為經濟建設好后盾》)

首圖新館成為北京文化地標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首圖原有設施已跟不上時代發展的腳步,“一席難求”現象常年存在。在首圖建館80周年之際,北京市委、市政府決定建設首都圖書館新館,并將其列入全市重點文化項目。1997年12月,首圖新館開工建設。兩年后,一座現代化的灰色建筑在東南三環華威橋東側拔地而起,成為北京一處重要的文化地標。


2001年4月25日,《北京日報》11版

首圖新館于2001年5月正式開館。這個圖書館的外觀猶如一本翻開的大書,占地面積3.8萬平方米,建筑面積3.7萬平方米,建筑格局地下一層,地上八層,兩翼七層,設有文獻閱覽室、視聽閱覽室、電子閱覽室、報告廳等,閱覽座位有1000多個。布局設計充分考慮到公共設施的服務功能,其中讀者活動區域占總面積的40%,書庫面積占總面積的25%,其智能化程度在國內圖書館中處于領先地位。(2001年4月25日《北京日報》11版,《一本翻開的大書——首都圖書館新館“五一”開館》)


2011年,首都圖書館外觀。

2008年底,首圖二期暨北京市方志館工程動工開建。2012年9月,首圖二期正式對讀者開放。據本報2012年9月27日5版《首圖新館明天開館》報道,首圖二期新館開放后,首圖總建筑面積達到9.4萬平方米,其中新館5.7萬平方米,可容納文獻千余萬冊(件),可供借閱的文獻有100萬冊(件),具有2萬人次的日接待能力,位居全國公共圖書館前列。


2012年9月29日,《北京日報》7版

值得一提的是,伴隨著新館的開放,自動借還書、書架導航、掌上圖書館等新服務也在首圖一同開啟。通過掌上圖書館,讀者可以在電腦上查詢全市公共圖書館近300萬條館藏書目信息,然后用市公共圖書館讀者證(一卡通)實現預約、續借,也可以利用手機掃描功能查找自己喜歡的圖書在哪家圖書館。此外,讀者還可以通過專用搜索平臺查詢全市所有公共圖書館資源,以及首圖特別購買的期刊、報紙、電子書等50個專題數據庫。(2012年9月29日《北京日報》7版,《首圖新館,市民文化休閑好去處》)


2012年,讀者在首都圖書館辦理讀者證。戴冰攝

2013年10月,有著5萬余冊藏書的北京市方志館正式開館,寬敞明亮的方志館借閱大廳和內容豐富的北京地情展覽同時向公眾免費開放。在這里,讀者可以查閱最全面、最權威的北京地方志文獻。(2013年10月23日《北京日報》10版,《北京市方志館免費開放》)

上網機位全滿,閱覽座位全滿,甚至引航廳的查詢臺、走廊里的休閑沙發上也坐著捧書閱讀的人……數據顯示,首圖新館開放僅5個月,首圖的日均到館讀者已達到1.2萬人次,周末等高峰時間更是達到每天1.9萬人次。這座現代化的圖書館,讓更多的人愛上了讀書。(2014年2月28日《北京日報》15版,《有群年輕人在圖書館“上班”》)

“一館三址”提供多樣現代閱讀

近年來,首圖著力推進圖書館服務體系建設,為讀者提供多樣化的現代閱讀體驗。

2021年,首圖大興機場分館正式營業。這是國內首個進駐大型航空樞紐機場的公共圖書館,可以為來往機場的旅客、訪客和機場工作人員提供全年無休、每天12個小時的免費借閱服務。讀者從機場借書后可在全城388個大小圖書館還書,同時還可以免費享受豐富的數字資源和線下文化活動。(2021年7月13日《北京日報》1版,《首都圖書館開進大興機場》)


2021年7月13日,《北京日報》1版

同年,由首都圖書館和北京燕山出版社合力打造的“春明簃”閱讀空間開業。該空間位于首都圖書館院內,占地面積近1000平方米,藏書有1萬多冊,每天營業時間從9時到23時,開業一個月,平均每天接待讀者1000余人次,單日最高接待量達2000余人次,很多人都喜歡來這里夜讀。(2021年7月16日《北京日報》6版,《首圖全年無休空間成夜讀打卡地》)

2022年,首圖推出“閱享京彩”網借服務平臺,為全市讀者提供圖書快遞服務。讀者通過首都圖書館微信公眾號進入“閱享京彩”網借服務平臺,綁定實體讀者證,即可檢索并借閱圖書。網借服務支持首圖所有可外借中文圖書(含少兒圖書),數量達上百萬冊。此舉令圖書“流動”起來,讓閱讀觸手可達。(2022年8月31日《北京日報》9版,《首圖百萬冊圖書可網上外借》)


2023年12月28日,《北京日報》9版

2023年底,由首圖負責運營的北京城市圖書館揭幕。這個圖書館又被稱為“森林書苑”,總建筑面積約7.5萬平方米,地上3層,地下1層,藏書能力達800萬冊,閱覽座席約2400個。這里有世界最大的圖書館閱覽室,有國內藏量最大的智能化立體書庫,有國內首家綜合性非遺文獻閱覽空間,有國內面積最大的少兒室外閱讀活動空間和國內罕見的專業化藝術文獻館。至此,北京城市圖書館與首圖華威橋館址、首圖大興機場分館構成了“一館三址”的服務新格局。(2023年12月28日《北京日報》9版,《“森林書苑”,書香正芬芳》)

百年首圖,書香四溢。伴隨著北京建設全國文化中心的力度不斷加大,未來的首圖將會為讀者帶來更多、更新的文化體驗。

資料來源:京報集團圖文數據庫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記者 賈曉燕

流程編輯:u028

如遇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相關文章刊發之日起30日內與本網聯系。版權侵權聯系電話:010-85202353